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科技 > 正文

效果甚佳 保千里汽车夜视安全系统实测

类别:汽车科技 日期:2017-8-17 22:05:50 人气: 来源:

  有人问我,一部红外夜视仪动辄几千上万,是否值得入手?可以说,大多想买夜视产品的车主都因价格望而止步。小编不得不提醒,夜视仪对于夜间行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常见的红外夜视,实则是“热成像仪”,并非主动安全产品。真正主动安全夜视仪是有况预警、远程夜视、眩光屏蔽、雾天透视、行车记录等功能的,这也是我们此次要体验的一款主动安全产品保千里汽车夜视安全系统。

  红外夜视技术主要是利用红外光源的光电进行图像处理的技术。它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前者是用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后者不发射红外光线线,依靠目标自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故又称为”热像仪”。两种技术成像相比,前者的成像清晰,能对人、目标、场景等进行识别。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红外夜视仪,都是被动式的热像仪。在一些高端品牌的汽车上比较常见。

  随着汽车销量增多,人们对汽车驾驶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单纯从价格上说,夜视产品确实比普通的汽车用品要贵,但因其研发技术原因,红外夜视产品又确实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究竟值不值?我们首先需要知道这类产品有何作用。

  据报道显示:“夜晚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要比白天多1.5倍,55%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夜间。”而随便在网上搜索“交通事故”的关键字,也大多呈现的是夜间事故。

  在行车过程中,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到做出刹车动作的应急反应时间大约为1秒钟,如果汽车从120km/h到完全停止的制动距离在50米以上,那么驾驶员在120km/h速度时,就必须看到前方80米以外的视野,至少3秒的应急处理时间。但是,如果是夜间行车,汽车近光灯的有效可视距离为3050米,远光灯的有效可视距离为6080米,没有应急反应时间,除非能持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拥有一款汽车夜视安全系统是有必要的。

  那么,加装一款红外夜视产品就真能有效避免夜间交通事故?这里,小编亲身体验一下保千里汽车夜视安全系统通用款和专用款产品。

  通用款和专用款有何差别?通用款需用遥控调节菜单选项,而专用款可直接在屏幕上触摸调节,操作更方便,且与原车的匹配度更美观。而就功能上来说,通用款和专用款并无差别。

  我们此次主要以夜间测试为主,测试项目包括:况预警、红外自动、微光夜视、眩光屏蔽、行车记录几项。不过因此次测试的产品分为通用版和专用版两款,所以我们在呈现上,也会分开说明。

  保千里这款产品之所以能预警况,最大原因是其可以自动变焦。当车速达到100km/h时,夜视系统能匹配车速,自动换算出安全距离,智能变焦到前方100米以外的视野。当车速为30km/h时,夜视系统可智能变焦到可视前方30米以外的视野。同时,小编了解到保千里汽车夜视安全系统的况预警功能已经拥有世界专利技术。

  高端车原车的夜视系统能自动变焦吗?我们在测试保千里产品夜视功能的同时,也切换到了原车夜视系统,但因其是定焦,无法自动调节,导致影像会因车速的不稳定而对焦模糊。

  那么,在几乎全黑情况下探测,保千里夜视仪是否线米距离?为了产品拍摄的可信度,我们找了一位模特,让她站在距离车辆前方150米的。

  无论是通用版还是专用版,保千里夜视产品都带有红外自能,即根据光线强弱自动切换黑白彩色屏幕,让视线效果处于最佳状态。

  为何产品会自动切换到黑白模式?夜间,当照明强或有灯的情况下,频幕显示为彩色模式,而当照度变弱时,产品会自动变黑白模式,因为在光线不足的地方,黑白呈现的可视度会更好。

  眩光屏蔽这个概念无需多解释,就是在了这项功能后,产品能减弱强光的光照效果,能避免夜间会车时,因对方来车强光出现眩晕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除了上述那些功能外,无论通用版还是专用版,保千里的夜视产品都具有行车记录功能,即能记录你行车画面,功能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行车记录仪。

  我们此次测试只是单单针对夜间行车做了一次体验,其实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点外,保千里夜视产品还具有雾天透视、行人提示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红外测距等功能。作为一款主动安全产品,目前也只有高端车型上才配有,而如今你却可以直接选择后装,且产品效果甚至好于原车,如果是经常需要夜间行车的车主,倒真可以多多关注。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