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IT观察 > 正文

上海观察》:做的“自贸区

类别:IT观察 日期:2017-9-24 19:58:51 人气: 来源:

  “《上海观察》的内容涉及上海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透过它可以深度了解上海。”在上海国企员工文磊看来,与目前很多新资讯产品相比,《上海观察》这款APP更厚重、高端,这也是吸引他成为其订户的重要原因。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第一个新项目,作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发力新的重要试验田,《上海观察》自今年元旦正式上线以来备受关注。据解放日副总编辑马笑虹介绍,目前,其APP下载量达到25.3万次,付费订户总量近16万人,微信账号关注数达2万人,初步达到预期的影响力目标。

  “接下来的关键是要把《上海观察》内容的推广到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马笑虹说。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上海观察》上看到,该资讯产品以上海本地新闻为主体,设立了政情、舆情、圆桌、城事、文史等专栏,涵盖政史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聚焦上海、深度评析”的内容特色。

  这里有对政事的清晰勾勒,如《总调研,上海要交什么样的成绩单?》《普陀也要搞金融区,挑战陆家嘴?》《沪上人事观察:孙潮赴黔》;有对经济发展的深度思考,如《自贸区在创新,其他区怎么办?》《车牌拍卖改收高架通行费,行吗》;也有对社会民生的多角度透视,如《告诉你在上海办个居住证有多难》《上海名校的幼升小都考些啥?》《上海语文老师:一半同行离开了》等。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一个“新生儿”,《上海观察》在内容上大展,强调策划之精、内容之深、视角之独。自上线以来,《上海观察》工作日每天发稿8~10篇、其余每天发稿4~5篇,一系列优质文章被包括《》官微、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在内的多家网络转载,政情舆情系列、区县点评系列、公务员系列等话题引发业界评论和探讨,在读者中也引起了较大反响。

  以公务员系列报道为例,《上海观察》连续发表名为《公务员队伍开始动荡了吗?》《80后公务员:我为什么辞职》等文章,从而了公务员线后公务员辞职”一度成为网络热词,、《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等诸多国内主流纷纷跟进报道。在今年期间,这一系列报道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

  “优质的原创报道仍然是传统在新下吸引读者、增强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新闻同质化的有效办法。”马笑虹表示,《上海观察》的探索充分证明了“传统是可以干好新的”。

  另据马笑虹介绍,除了活跃于线上平台之外,《上海观察》每月出版一本精选集,挑选当月精彩文章25篇左右,印发500册,分送中央部委,上海市委办局、各区县及其重要客户,作为其线下推广的载体。

  在纸媒广告收入下滑的不利下,内容的付费阅读是国内外很多传统都在探索的径,但目前来看,国内尚缺乏成功的案例。

  与许多传统的新产品采取免费浏览模式不同,《上海观察》自降生起就确立了付费阅读的模式。目前,《上海观察》中约60%的内容可免费阅读,但想阅读剩余40%“最有价值”的稿子,则需要用户为其支付10元/月或100元/年的订阅费。

  马笑虹透露,虽然距离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但《上海观察》没有上线时即通过发行付费卡收获了近16万人的付费用户,对收费资讯产品来说已很不容易。

  目前《上海观察》的订户主要以上海市各区县党政干部为主,这也是希望借助其母报的品牌优势,为收费运营打基础。马笑虹表示,《上海观察》也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加快营销力度,尽可能扩大新闻付费,如通过与上海电信达成合作,进一步推动其市场化营销;每月推出的精选集成为其订阅和推广的线下载体,并且设立热线电话,每天接听读者的来电咨询。

  此外,《上海观察》还定期举办小型的高端论坛、沙龙以及各种公益活动,以活跃会员、提升和拓展人际圈,创造商业合作机会,并将尝试通过培训、服务等方式拓展后端收费。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新了新闻原有的价值、模式和运作方式,令传统人感觉“难受”的不仅仅是钱难赚了,还包括巨大的人才缺口。新业务的发展对传统的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马笑虹表示,《上海观察》运营半年以来,不仅吸引了新的读者群体,还通过新的内容平台牵引,实现了党报采编团队内容生产观念和方式的转型。

  目前《上海观察》团队共15人,包括管理层3人,内容团队7人,其中4人来自《解放日报》,2人来自《新闻晨报》,1人来自《新闻晚报》;运营团队3人,2人来自《解放日报》,1人来自《新闻晚报》;此外还有技术团队2人。

  除了项目团队之外,《上海观察》的作者队伍已经达到100多人,其中《解放日报》的所有编辑、记者都为《上海观察》供稿,“外援”作者分别来自上海、、、等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另外还有10多名海外作者。

  “我们的目标是继续培养一批统筹大局、把握大势,勇于担当责任、社会责任,又掌握新技术、了解互联网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马笑虹说。

  如何延续和加强党报在政经信息评论、最新政策解读、宏观问题分析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独特性和权威性兼具的优质内容是《上海观察》面临的第一点。“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马笑虹透露,下一步《上海观察》将更加突出“一个聚焦、两个重点”,“一个聚焦”即聚焦上海,且不断地拓展作者队伍;“两个重点”一是把握当下热点,不断拓展报道边界,二是梳理历史,致力于对上海近30年来进程的回顾。

  第二个难点仍是传统转型绕不开的问题——商业模式。目前,《上海观察》主要依靠集体订阅方式做发行,接下来更要在市场化上下功夫。马笑虹透露,明年,《上海观察》将提供企业集团用户及个人用户收费两种模式。的历史资料也可通过付费模式得到再利用。同时,《上海观察》计划开设“上海观察新沙龙”(上观沙龙),结合线上线下活动,深入到区县、委办局以及各类党校、干部班中去,并以此为载体与长三角兄弟、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加强横向合作关系。

  对于新产品来说,用户体验至关重要,而《上海观察》在这一点还存在不足:界面设计不够时尚,不能满足年轻读者的需求。对此,马笑虹认为,改进的关键是要从互联网思维出发,以用户体验为先导,全面梳理产品流程的架构。目前《上海观察》正在进行二期的改进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技术讨论等方式已经列出了详细的改进需求方案。“下半年《上海观察》在体验上会有很大的改进。”马笑虹相信。

  推荐:

  

关键词:上海观察网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