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业科技 > 正文

让青春在农村沃土上绽放光彩——“五四”青年节云南部分大学生“村官”交流酸甜苦辣

类别:农业科技 日期:2019-2-16 13:37:23 人气: 来源:

  “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大学生,能够接受农村基层的锻炼,经历农村风雨的洗礼,必将受益终生。”昆明市富民县大学生“村官”龙姣,5月4日在与来自云南各地的大学生“村官”们交流时说。

  作为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知识青年,首批全国统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已有数月,他们在农村经历了哪些?有几多收获与?且听云南首批大学生“村官”代表讲述他们的酸甜苦辣……

  面部痣的位置与命运“刚到农村工作,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大学生,要尽快熟悉农村情况,首先要当好小学生,虚心向村干部和乡亲们学习。”龙姣深有感触地说。她毕业于云南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去年被选聘到富民县永定镇西邑村当总支书助理。

  与许多大学生“村官”一样,在城市长大的龙姣原来对农村情况很不熟悉,对“村官”工作也知之甚少。即使是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因为长期在学校接受教育,也对农村工作缺乏了解,尽快熟悉农村情况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

  “我把走访调研作为农村工作的第一课,深入到田间地头,与乡亲们拉拉家常,问问他们在忙些什么、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来自曲靖市师县丹凤镇大堵村的总支书助理陈婷在交流中说。

  刚到农村的龙姣,兜里时常装着一个小本子,把村里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收入、党团员和学生人数等情况记下,很快摸熟了全村基本情况。她跟着当地村干部去各家各户走访,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参加农业普查、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逐渐融入新的集体和中,人们原来的疑虑也打消了。

  有时熟悉农村情况并非易事,比如语言的障碍。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许多民族习本民族语言交流,即使用汉语,各地方言也是千差万别。文山县追栗街镇大兴寨村的大学生“村官”张?甲就碰到了这个难题。

  “我报到后第一天,村主任就带我走村串户了解情况。他们用当地彝族语言交谈,我一句也听不懂。”虽然张?甲也是彝族,但因支系不同,语言互不相通。为了能与当地村民顺利沟通,张?甲苦学当地彝语,如今终于能与村民用当地彝语交流。由于勤学勤问,他同时也成了一个“本地通”。

  “只要找准定位,找到自身优势和农民需求的结合点,农村可以成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几个月来的锻炼,龙姣对此有深切体会。

  她所在的西邑村主要种植葡萄、杨梅等经济作物,许多农户想扩大种植规模,但苦于缺少资金。结合所学的金融知识,龙姣收集整理了农业银行、农信社和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的惠农政策,到农民中宣传。今年春耕,许多村民就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增添了致富的希望。

  陈婷所在的村主要种烤烟,她作为新手边学边干,很快熟悉了漂浮育苗、大田移栽等技术,在指导农民种烟中派上了用场,她还向上级争取给村里配了2台抽水机,用于抗旱保苗。大堵村马桥组的道年久失修,村民出行困难,陈婷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到120吨水泥用于修。

  “我利用所学的农业科技知识,向村民宣传科学种田,推广农作物套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来自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村的“村官”和寿芳介绍,她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所学的农科知识在农村很受欢迎。

  “农村信息不灵通,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市场观念淡薄,但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章家村的大学生“村官”岩晶海说,“只要我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调项目、做好技术培训和信息传递工作,引导发展特色产业,一定能改变农村贫困的面貌。”

  “希望能有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帮助我们丰富农村工作知识和经验,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陈婷在上说,她的这一点,说出了许多大学生“村官”共同的。

  “村干部工作千头万绪,可以说是‘上管天文,下管地理,左管生儿育女,右管油盐柴米’,我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来自泸西县白水镇黑龙村的大学生“村官”蔡艳说,比如调解矛盾纠纷作为大学生“村官”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很需要技巧和经验的;又如发展种植和养殖,需要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

  针对大学生“村官”们的困惑和,云南省委副李纪恒在座谈会上表示:“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认真抓好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经常性培训。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李纪恒勉励大学生“村官”说:“做群众工作要培养努力‘五心’和‘四种能力’。‘五心’就是对群众要热心,处理问题要有责任心,对困难群众要有同情心,对有阻力的问题要有决心,解决疑难问题要有恒心。‘四种能力’就是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去年首批选聘了20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今年计划选聘1万名,基本实现每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李纪恒表示:“要健全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确保他们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让青春在农村的沃土上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完)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