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热点 > 正文

成果孵化、精准扶贫:说说院长们的农科故事

类别:科技热点 日期:2017-2-27 15:18:22 人气: 来源:

  编者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百花齐放的农业科技成果背后,离不开各地农业(农林)科学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针对大江南北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发展条件,各地农业(农林)科学院扎根本土、各出妙招,涌现出一批批的优秀经验与经典案例。

  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本报特别邀请10位地方农科院院长,分享他们的农业科技故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

  打造育种创新

  原始策源地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中长期的,从供给侧的要素来看,土地、劳动力、资金等传统三要素的潜能是有限的,而像生物育种、信息化装备等科技性要素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多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发挥在育种领域的优势,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需求,紧跟产业的发展需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创新和种业改革上,加强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着力打造育种创新原始策源地,服务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育种科研创新方面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绘成世界首张西瓜基因组序列图谱、创新选育“京科968”等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首创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首创扁桃和杏远缘杂交大种仁种质等。

  以首创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为例。1992年以来,北京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立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解决了国际杂交小麦长达60年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成为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在作物科学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7月,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作为北京市种业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扎实推进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已完成与所属种业企业的脱钩改制工作,权益分配改革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同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强化种业公益性基础研究,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2011年10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探索种业发展新机制,创建了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建立了企业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加快杂交小麦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2014年8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北京顺鑫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组建注册资本1.2亿元的北京顺鑫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12月30日,由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全体职工共同入资,成立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改革后企业增强了创新活力,研发积极性不断增强,销售收入突出,成为全国蔬菜种子行业的领军企业。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种业人才发展和创新成果转化分配形式,积极做好科技人员分类管理、落实好领导干部持股及兼职等工作。同时,扎实做好公益性基础研究,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建设成支撑民族种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王慧军:

  融入京津冀

  合作大格局

  2014年3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时隔一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这给河北省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从国家的战略层面解决了与京津发展的落差问题,但必须在功能定位、开放思维、城乡统筹、五化同步的新背景下,对河北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重新审视。

  2016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抓机遇,积极融入京津冀合作大格局。6月17日,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牵头,联合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涉农企业等23家单位召开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旨在形成目标同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格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还在河北崇礼、顺平、涞水、晋州等四县建成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示范、绿色桃产业示范、蔬菜科技成果示范、精品果业科技成果示范4个转化基地,首批启动了8个协同创新项目,初步促成了利用京津资源,把河北作为成果转化主战场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

  不仅如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需求,以推进实施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两大计划为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并取得了较好进展。

  9月28—29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度课题工作检查会在沧州召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根据区域特点和技术特色,继续大力推进8大主体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在13个重点示范县采取区域整建制推进的工作方式,同时在30个一般示范县进一步拓展适宜技术模式应用范围。

  在推进实施科技服务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围绕区域特色和产业发展需求,在全省建立28个示范基地,通过科技成果的引进、集成和示范,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批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

  例如,花生示范基地在开展品种技术示范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政—企—科合作模式。在政府的指导下,与企业形成紧密型合作,向订单生产、种植—收获机械化,繁种—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应构建京津冀农业创新共同体;就河北而言,应搭建好河北省的农业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实验站等平台,真正建成一个都市农业、高效农业、富民农业、智慧农业先行的样板或桥头堡。

  如果把这样的平台搭建好了,京津冀的利益共同体就可以形成了,我们才真正能够建成京津农业的孵化器、转化基地、种业基地、示范场、培训中心,同时也能形成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农业的创新水平,带动河北省农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

  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在过去的一年里,浙江省农科院通过一系列举措,切实加强和提高了农业科技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一是切实加强科技大攻关和大协作,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部财政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三农六方”农业科技协作项目、省农业重大专项。主持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行试点专项项目“化肥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及课题“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环境效应评价”、省“十三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展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创意农业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信息溯源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果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建设。

  获得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一批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科技成果;申请了一大批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品种权保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合作平台建设,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佛罗里达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一流国际农业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研究,组建“国际橄榄油品质研究中心”。我院作为依托单位的“浙江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二是启动并大力开展了科技行动三年计划,紧紧围绕粮油作物种子种苗、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动物疫病与植物有害生物防控、生态循环农业、畜牧业转型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效益农业与全产业链、智慧农业与现代农业装备、农业软科学与职业农民培育等九大领域开展科技行动。

  加快高产优质晚粳“浙粳99”、高油酸油菜“浙油50”等粮油新品种示范推广;不断扩大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浙农6号”,高产食用型甘薯“浙薯13”等大豆旱粮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大力推广果蔬新品种新技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培育大豆、甘薯全产业链,增强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加速推广优质畜禽品种及高效繁育技术,在省内多地建立优质种猪、湖羊核心养殖区,蛋鸭笼养、獭兔主要疫病防控示范基地等;在省内多地示范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同时集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微生物水体修复技术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智慧农业远程管控系统在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与全省农业“两区”现场会屡获好评。

  三是花大力气推进科技服务工作,并不断探索科技兴农工作新路子新机制。扎实开展了农业综合体的探索与实践,稳步推进与绿城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正药业等知名企业的院企合作;拓展院县科技合作新机制,与淳安、建德、诸暨、海宁、安吉等地市政府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综合试验站、基层专家工作站等。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结合扶贫帮困、特色产业发展,鼓励特派员在基层创新创业。同时,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共赢模式,以多种方式来增强和提升“三农”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和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新机制,加速构建“研发—推广—转化”联动模式。在跨区域跨学科跨国家协同创新、公益性成果推广服务与技术商业化模式相结合、创新资源资本化、种业改制、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等方面积极工作,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推进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互相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开展和构建专业化和学以致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工作新机制。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波:

  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破解成果孵化难题

  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是按照“进行商业化的科研,形成科研化的商业”的思路,结合重大科研项目实施,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目标,针对支柱(重点)产业或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性和依赖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复制转化,发挥行业带动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成果孵化能力的突破的一种有效模式。

  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可以与企业联合建设,进行联合技术研发,并进行成果复制推广。目前,福建省农科院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24个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每个研究所至少组建了1个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

  具体而言是由各研究所提出建设和设计方案,经专家论证评审列入科研计划管理,完成建设通过验收后进行统一挂牌,院里出台了《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生产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服务收入按照院、所、项目组分别为20%、40%、40%的比例进行分配。

  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有:食品发酵、酒类酿造、居家园艺、蔬菜种苗、鱼类种苗、食用昆虫、智能养兔、芽胞杆菌、畜禽疫苗评价、特色兰花、观赏果树、中药材、药用植物、温室蔬菜、原生蔬菜、发酵床大栏养猪、智能化茶叶加工、水稻智能化设施育种、生物基质(肥料)、液态水溶肥料、农业废弃物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处理、设施农业装备、智慧农业、中以示范农场等。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食品发酵和发酵床大栏养猪等工程化实验室。

  食品发酵技术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以葡萄酒等果酒和新型植物发酵饮料等技术研发、商业运作、工程技术设计等为主要内容,包含标准化产品生产线、智能窖藏、体验销售、电子商务等功能模块建设,实现科技产品的商品化。

  目前,建成建筑面积1267.2平方米的食品发酵科技楼一座,产能100吨的葡萄酒、果酒生产线1条,可实现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控的智能化窖藏室230平方米。2016年对南方山葡萄酒双效降酸生物酿造技术进行优化,完善了加工技术参数,中试加工葡萄酒约7吨,酸度从初始总酸为8.2g/L下降到6.4g/L,下降率为21.9%,达到了预期的生物降酸效果,还开展了蓝莓、火龙果等水果酒的小型试验生产。

  经过3~5年的发展,建成南方食品发酵专业菌种库,为食品发酵提供优质菌种资源。提供发酵食品的基础理论、关键性技术、共性技术研究所需的实验室装备,提供食品营养分析与检测、功能及营养评价、质量安全检测等技术服务,形成从立题、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食品发酵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式的典范服务模式。

  微生物发酵床生猪大栏养殖工程化实验室通过建设大栏菜猪养殖系统(含自动化饲喂、环境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发酵垫料的微生物对猪粪尿进行分解、消化,构建了生猪与垫料、微生物、猪粪尿等物质循环圈,实现无废料、无残留、干净、卫生、无臭味。

  在福清渔溪基地建设的面积2000平方米的微生物发酵床生猪大栏养殖工程化实验室,2016年1—10月销售猪2005头,销售总额为453.81万元,除去成本,实现净收益124.218万元;发酵垫料一般可使用2~3年后当有机肥直接出售,平均可年产2000吨有机肥,实现了养殖废弃物零排放。

  通过工程化实验室熟化技术后,目前,首批在龙岩长汀县、宁德芗城区等地建设3家示范企业,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大栏生猪养殖系统1.25万平方米。这种模式除了可在企业和养殖大户复制外,还可以在小户推广,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建立生猪养殖集中区,探索以入股的方式集中养殖,以村为单位,每个村建设1个存栏1500头的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大栏,有效克服小户养殖的污染与不经济问题。

  对科研单位而言,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既是创新平台也是创业载体,有利于提升科研院所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水平,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建设,发挥科技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支撑作用。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建平:

  科技服务对接精准扶贫

  和全国一样,甘肃省正在全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12月25日,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甘肃省委十二届十九次全体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一号工程”来抓。

  2016年以来,甘肃省农科院始终把支撑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作为科技服务的核心内容,坚持把生产一线需求作为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把科技服务作为科研工作的落脚点。

  甘肃农科院将发挥项目、人才、成果、基地等各类资源优势,形成以“双联”“三百”行动为主要形式,以科技项目为有效载体,以科技人员为智力支撑,以机制创新为重要保障的科技服务模式,为全省精准扶贫作出积极贡献。

  “双联”是指联村联户。2012年,甘肃省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后,甘肃农科院随即改扩建已有40年历史的镇原综合试验站,建成全省首个“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服务之家”(简称“双联之家”)。“双联之家”集联户干部工作生活、农民技能培训服务、脱贫致富信息技术咨询、科技成果示范展示、农民合作组织活动等功能于一体。

  2015年,甘肃省委确定甘肃省农科院联系的镇原县上肖乡路岭村、南李村和青寨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路岭村和南李村已提前实现脱贫,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490人。自2015年起,甘肃省委增加镇原县南川乡沟卢村为甘肃农科院第四个联系村。

  今年甘肃省农科院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先后集中开展了“核桃高产栽培技术”“核桃幼园管理技术”“肉羊养殖与甜高粱种植技术”“玉米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引进的饲用高粱品种,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开展的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强化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百”是指甘肃农科院自2012年起在全省58个贫困县启动实施了以百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科技人才领衔的团队、进百村、推广百项成果为主要内容的“三百”增产增收科技行动。已连续实施5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以往工作基础上,甘肃省农科院在全省范围遴选15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落实15个“三百”行动重点项目。目前,全年落实各类试验示范3400亩,示范肉羊科学养殖、大田作物高效栽培等新技术30项,推广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新品种54个,开展培训26场次等,为项目实施地农业产业培育、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这与甘肃省农科院创新科技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和创新科技服务手段、转变服务方式有关。经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制定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通过联合共建,将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及时采集和共享,对部分设施农业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智能预警和远程控制,探索农业生产难题远程诊断和农业技术远程培训模式,为下一步大范围科技服务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针对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甘肃省农科院下一步将围绕全省特色农(畜)产业发展,坚持科技问题导向,以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为重点,以开展产品营养标识为抓手,以实现循环可持续为目标,为促进甘肃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本版由本报记者秦志伟、胡璇子、张晴丹采访报道,蒋志海制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精准扶贫

推荐:

关键词:农科科技资讯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科技创新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